第9节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

    吴王浅阳元年。那是五年前……新主初继位,施颁新典,大局未定。楚王乘机宣书开战,满朝文武人心惶惶,只因吴司马先薨,将位久空悬……而应战强敌又不可大意疏忽。新主立时为东方一门翻出当年冤案,司马后裔从此正名,挥三万精冢南会楚师,时不我待。

    吴王浅阳元年四月,我初战告捷,东关捷报频传,凯歌四起。天子金殿题匾‘国之栋梁’……

    “可还记得浅阳二年九月?那时候你多风光。”

    浅阳二年九月……第五次出征——

    ……我仿佛看到了姑苏台上的青紫色烽烟,高高升腾,在王都金殿的上空扶摇,与云霄一色,壮丽无边。耳边传来了震天的擂鼓,以及那……无比悠扬的号角。鼓声中战士们高喊着“吴镇中关,助我国威”,高亢而豪迈。行军的弦歌里昂扬的志气直冲天宇,还有即将插入中关要塞的吴国旌旗在风中冽冽声响……吴天子亲领着朝中百官,姑苏周边十六郡太守个个远道而来,送将北门。

    日中天,金觞落地。

    我拔剑一麾,十万军发。

    “名将的风采,牵系着多少家国良臣的心神,领动着多少豪情志士的热血……那时候,东方在哪里?”他问。

    我眼神依稀,声音虚无而不真实:“……在众山之岭,在……云霄……之端。”

    台几上搁置着摇曳微风的残烛,烛火里,茫然一片,如同我一样的毫无底气。

    胡承和全不在意我的态度,却因我的话而激动不已,他不再问话,掳了掳须,径自直述来:“还有浅阳三年五月……那一年你们钝兵挫锐,屈力殚货,深陷瓮城形同困兽。下官本随尉迟将军率援军救战。可那尉迟却在外无故抗旨,按兵不发。一时间下官心急如焚,只得私带一小纵队只身前去……”

    ——浅阳三年五月,平肇之战。

    那是我打得最艰难曲折的一场战役。众将士久守平肇易攻之地,然而粮草无缘中断,士气衰竭,久无援助,直到最后我三万饥军被区区九千敌兵围陷平肇内城。

    虽是以多对少,可平肇的地势足以将三万大军活活困死。我只得不断告诉大家,楚军不过九千人,焉能奈我?……可谁都明白这人数不过是个幌子,敌方早已占尽了天时地利。

    我当时只认为,无论如何都不能撤,硬杀出一条血路又能逃得多少人?两相权衡,如果冲出去是失地丧兵,那么抗下去,至少还有一线希望只丧兵,不失地。只好赌了,置之死地而后生,赌我到底能有多少能耐。

    “那时候下官永远忘不了东方将军马上英姿。溯风来吹,情势岌,四处皆是进退两难。残军本该曳矢弃甲,破网护将杀出一隙以脱身。可东方依旧沙场旋磨,不更调令,单一掌便撑起了半壁疏散军心,所到之处皆是振臂奋发,生死之外,唯有一个‘胜’字……那是一场奇战啊!”

    奇战?世人这么认为,我却不恕龌龊。我那时太任 Xi_ng ,找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迁就自己。结果等到真把大家都逼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,才明白过来,自己根本就是输不起,拿着大家的 Xi_ng 命在开玩笑。

    我当时以为自己不能活着回去了,于是就想到了干脆轰轰烈烈的战死沙场……

    结果……结果竟真成了奇战,胜得离奇,自己都不相信。

    “我还记得……你战后笑着对我道:若是要逃早就逃得了。‘众心齐南向,昂首与天通。本将……从来不以为会输。’东方那时何等自信,何等威风。”

    从来不以为会输?我都不记得这话了。那是因为没有输过,才可以这么轻言输赢,即使当时多么提心吊胆,也要在人前强逞一番威风。

    我那时不服输啊,年少轻狂,以为什么事情用命去拼一拼,就一定可以赢得。

    “东方一定还记得浅阳三年腊月吧……‘吴国有良将,从此不再犯’。一个‘犯’字,能从敌国君王的口中耻辱的说出,是东方结束了敌国的长期野心,为吴国多年的水深火热刻上了尾符……”

    吴王浅阳三年腊月。吴楚三年征战的最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